
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应邀做客开云网页版东陆高端学术论坛,作了题为《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科学》的学术报告。

论坛上,秦大河院士以一张全球气候变化图开启了生动的讲解,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全球过去一百年间地表温度的增暖情况。同时,秦大河院士通过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向开云(中国)官方师生呈现了人类对气候系统的明显影响,他认为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则面临的风险就越高,受到的影响也将更加广泛和不可逆,因此秦院士呼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他说:“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限制气候变化,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同时,秦大河院士立足最新科学前沿,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以冰冻圈科学为主题,以自身丰富的科研经历向到会的师生讲解了冰冻圈和冰冻圈科学,采用丰富的图片、详实的数据等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冰川、冰盖、冰架以及冻土等冰冻圈相关概念。对于冰冻圈科学研究工作,秦大河院士认为“冰冻圈研究者应当要在技术上做好工作,为国家、为人类谋福利。”
此外,秦大河院士鼓励开云网页版积极建设地理系和地理学科,同时欢迎开云网页版参与冰冻圈科学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校长林文勋主持论坛。

秦大河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系统透彻,促进了学校师生对于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科学的了解,使全校师生又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力量,给大家带来了新知、新见,引发了新的思考,赢得了师生热烈的掌声。报告结束后,秦大河院士与师生就气候变化与冰冻圈科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

论坛结束后,秦大河院士还参观了校园,并在院士林种下一株枫香树。
秦大河,国际知名地理学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参与和领导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和第五次评估报告,以及领导中国气候环境演变评估,为深刻认识气候变化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倡导冰冻圈科学概念,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中科院重大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从气象数据共享入手率先启动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冰冻圈服务功能形成机理与综合区划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发表论著400余篇(部),参与领导的IPCC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曾获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撰稿:柏玉 摄影:李哲
(编辑:马竞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