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作为主持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段昌群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多家国内优势科研单位和高校参加的“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在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办的主持下,通过了专家评审。至此,我校在“十一五”承担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将延续到“十二五”期间,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在课题层次上连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

我校武建国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段昌群教授参加了课题专家评审会。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又称水专项)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拟通过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集中优势科技力量,集中突破我国水环境治理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水专项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治理科技专项。“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的水专项任务是重点流域滇池项目中的第三课题,主要科技任务是破解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和面山生态修复难题,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多种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在典型区域化解农田系统对滇池水体产生的污染负荷,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对水环境好转的支撑能力。该课题内容多,要求高,任务重,预算经费7000多万元,是我校有史以来单项科研经费最大的科研项目之一。
我校连续承担国家水专项课题,形成了通过重大项目带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现生态学、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及特色专业的内源驱动的发展机制,将对我校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刘嫦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