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AAS-CU)共同合作与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与合作项目。我校于2005年正式参加该项目,如今在项目招生和管理方面已经迅速跃居国内项目院校的前列,通过该项目赴美的学生人数每年都呈倍增态势,2005年5人,2006年8人,2007年16人,今年达到了31人。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是我校较早实施的学生交流项目,也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交流项目之一。笔者将以“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打造学生国际交流精品项目,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课题。从推进该项目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推进学生交流精品项目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一、 精品项目的关键所在———广泛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学生交流项目,它的签证通过率之高、学生回国率之高以及该项目学生的毕业就业优势和再次出国之便捷得到了各参加院校以及学生的认可。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比较符合我校的现状和特点。其较强的生命力在于:出国留学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美国,而这个项目的签证率之高,不仅吸引了在校学生,同样也吸引了学生家长,因此有些学生在入学选专业的时候就是为了参加这个项目,或者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选择该项目中开设的专业。其影响力在于:如果仅从参加这个项目的成本(两年的费用为40-45万元人民币)来看,这个项目似乎并不具有广泛影响力。但是,由于定位准确,宣传得当,以及往届学生的口碑相传和参与学生的前后变化,使项目本身可以良性循环,从而使这个项目在开云(中国)官方的影响不断扩大,我们也看到了它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学生报名逐年翻番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它的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
二、 精品项目存在的理由———项目特色。
本项目有三个显著特色:
一者,参加“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可用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时间,同时获得中美两国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硕士)学位,所获得的文凭和学位均为中美两国政府及国际承认。
二者,学生在学习中美两国大学的课程过程中,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科技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成为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又具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直接进入在华的外企公司和国际人才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三者,“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相较于全部在美国学习的留学方式可以节省不少费用,而且为了支持“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开展,有部分美方大学给“1+2+1项目”学生提供每人每年2,838-10,376美元的奖学金。
三、 精品项目发展的动力———创新性。
利用这个平台达成教师的交流:去年,美国特洛伊大学的一位音乐教师来我校为学生上课,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校艺术学院的一位老师已经到特洛伊大学进修,并且在美国举行了独唱音乐会。
利用这个平台使专业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我校已经同美方大学合作完成了十余份联合培养计划,为我们的教学改革、与国际接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利用这个平台吸引美国学生来我校就读。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五届毕业典礼在我校召开,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遇。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与美方15所大学的60余位校长和国际部主任探讨进一步开展各种合作的可能性;同时,这次会议还包括一个经济学会议,由我校经济学院主办,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等中外高校参加,这为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还可以利用这次会议吸引更多的美国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扩大我校的留学生规模。总之,我们有信心把“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成我校学生国际交流的精品项目。同时,我们要广开渠道,进一步扩大学生交流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于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