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叶宏同学是我校民族研究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彝族文化和了解彝族社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她只身进入大凉山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并在学习工作之余,全力为大凉山深处的失学儿童寻求援助。叶宏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当代青年应有的爱心与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本报全文刊发来自大凉山深处的质朴谢意,以此号召和勉励更多青年学子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责任,用我们的行动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展示开云(中国)官方学子的风采。
开云网页版校长同志:
我校是位于大凉山深处偏僻的彝族聚居区学校,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百姓经济贫困。正当普及义务教育困难之际,你校学生叶宏同志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不辞辛劳,多次翻山越岭,来到了这座山颠上的小学校,关心、支持我校的工作。帮助我校45名学生享受到了北京新干线教育文化集团的助学金,使这些面临辍学的贫困学生重新回到了校园。为此,我校全体师生向您和你们培养的学生叶宏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我们要学习你们那种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协作精神,并在工作中发扬光大,提高办学质量,让民族的花朵鲜艳绽放。
致此
最崇高的敬礼
四川省雷波县巴姑乡中心校
二0 0七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