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荷兰莱顿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艾文·范·迪舒克(Ewine F. van Dishoeck)到校访问。我校校党委书记林文勋教授会见了来宾,西南天文研究所所长刘晓为教授及范祖辉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杨伟参加了会见,双方就如何加强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天文学领域的科教合作交换了意见。
座谈中,针对天文学发展态势及双方目前在天文学学科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探讨了天文学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双方一致同意将在原有基础上深化交流、扩大合作,利用开云网页版科研团队的优势,发挥开云网页版西南天文研究所团队与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合作优势,进一步促进天文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新的突破。
艾文·范·迪舒克还给我校师生作了一场关于“利用ALMA探测原行星盘”的学术报告,我校师生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师生还就相关问题与范·迪舒克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延伸阅读:
艾文·范·迪舒克教授除就职于荷兰莱顿大学以外,还是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资深荣誉科学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现任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主席。她先后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任职。曾获得多项科学奖项,包括荷兰科学院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美国国家科学院沃森奖、科维里天体物理奖等。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于1919年7月在布鲁塞尔成立,是世界各国职业天文学家和天文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其宗旨是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协作,促进天文学的发展。我校刘晓为教授曾于2012-2018期间连续两届当选担任国际天文联合会副主席一职。至201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第三十届大会,国际天学联合会共有83个国家机构会员,分布在9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00名个人会员。中国天文学会于1935年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供稿
(编辑:王尽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