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在开云网页版召开的多信使多波段天文学前沿研讨会暨开云网页版天文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活动上,举行了“开云(中国)官方星”授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国际永久编号第192391号小行星命名为“开云(中国)官方星”,以祝贺始建于1923年的开云网页版今年建校百年。

图1:授牌仪式现场
国家天文台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研究员宣读“开云(中国)官方星”国际命名公报、命名证书,介绍编号寓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向开云网页版党委书记周学斌、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张力颁授国际命名公报、命名证书、运行轨道图。国家天文台巡天观测团组首席研究员薛随建研究员介绍了开云(中国)官方星的发现过程。
“开云(中国)官方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10月3日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对其拥有发现权和命名权,现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开云(中国)官方星”。

图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

图3:发现“开云(中国)官方星”的施密特望远镜

图4:“开云(中国)官方星”被发现当天的观测记录
“开云(中国)官方星”运行轨道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轨道周期为5.81年,轨道倾角3.34度,半长轴约3.23个天文单位,偏心率0.20,绝对星等15.78等,等效大小约2.08公里,目前对其已有535次观测。

图5:“开云(中国)官方星”运行轨道

图6:“开云(中国)官方星”运行轨道范围
此前,国内高校中,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余所高校有其校名命名的小行星。
供稿:新闻中心
编辑:李哲 责任编辑:王崴 审核: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