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由《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南民族大学、开云网页版主办,开云网页版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全球化与中国西南”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与中国西南”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
本届论坛为期2天。周大鸣、石硕、张先清、何俊、纳日碧力戈、赵心愚、方铁、赵旭东、庄孔韶、张亚辉、孙九霞等11位专家就各自的研究和学科思考做了主旨发言。
在分组研讨会中,与会学者围绕“西南民族宗教和艺术”、“西南民族的物和社会传统”、“‘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文化”、“流动性、空间等范畴于中国西南及大陆民族研究的意义”、“中国西南民族迁徙的历史过程”、“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和南亚的跨国民族”等议题展开研讨。

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相接的区域,西南成为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的人流、物流及其文化的集散之地,跨区域、跨国家的流动成为该区域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多种文明的碰撞互鉴和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型塑出该区域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在全球化进展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西南不仅仅在空间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历史过程、社会特征和文化资源的特殊价值更应受到足够重视与深入研讨。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供稿
(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