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 >> 正文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余迪求团队在植物开花途径的调控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2-20  

近日,开云网页版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余迪求研究员团队在植物学经典期刊The Plant Journal发表了题为CRF12 specifically regulates the flowering tim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under non‐inductive condition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细胞分裂素反应因子12(CRF12)在非诱导条件下调控拟南芥开花时间的分子机制。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典型的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其开花时间明显加快。因此,在开花信号研究中,长日照条件下拟南芥开花调控网络的研究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并取得了重大突破。虽然,包括拟南芥在内的许多长日照植物在非诱导的短日照条件下开花时间明显延迟,它们最终仍然能够开花,但相关的调控机制却知之甚少。


该研究发现,当CRF12的表达受到抑制或CRF12基因发生突变时,处于短日照和中日照生长条件下的植物会表现出开花延迟的现象,而在长日照条件下则未观察到明显的开花延迟。这一结果表明,CRF12特异性地参与了拟南芥在非诱导光周期条件下开花时间的调控过程。表达模式分析显示,相较于非诱导的短日照和中日照条件,CRF12在长日照条件下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稳定性均显著降低。分子和遗传分析表明,在12小时光照与12小时黑暗的非诱导光周期中,CRF12、CONSTANS(CO)及TOE1/2通过竞争性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开花时间;而在8小时光照与16小时黑暗的短日照光周期下,CRF12则通过抑制TOE1/2的活性来实现对开花时间的调节。本研究对CRF12在非诱导条件下调控拟南芥开花时间的复杂机制进行了详尽解析,为全面理解非诱导条件下长日照植物开花时间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CRF12的表达模式及分子特征


开云网页版博士研究生李霞为本文第一作者,余迪求研究员和王后平副研究员和为本文通讯作者,团队多位研究生在该研究开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云南省高层次人才专项支持计划及开云网页版“双一流”建设项目的资助。


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


上一条:材料与能源学院王毓德教授团... 下一条: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开云网页版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开云网页版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